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12月19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时间:2011-06-30

政府工作报告

—2006年12月19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北京市门头沟区代区长刘云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三年的工作回顾

门头沟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全区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围绕功能定位,紧抓机遇、开拓进取、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届初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

经济发展健康平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三年来,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3%。 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3年的3.66亿元增加到7.23亿元,年均递增25.5%;农村经济总收入由48.6亿元增加到70.9亿元,年均递增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50元,年均递增17.1%;农民人均纯收入8349元,年均递增11.5%。三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9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9.4亿元。万元GDP能耗下降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3%以内。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达到58%。

认真落实功能定位,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按照北京市《关于区县功能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科学划分空间布局,明确了各区域的功能和发展方向。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启动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三年来,实施城镇周边、国道两侧、景区沿线范围内的废弃矿山、裸露山体等生态修复2907亩;完成京津风沙源、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240平方公里,到2006年林木覆盖率达到79.2%,比2003年提高1.8个百分点;建成7条生态清洁小流域,整理土地7594亩;完成永定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治理砂石坑780亩。三年间,全区用于生态建设的投入累计达1.6亿元。

围绕“一城带四区”的经济结构调整思路,按照国家和北京市的有关政策,关闭和调整了96.8%的煤矿和72.4%的非煤矿山,39家砂石企业和28家石灰土窑均已关闭,区属资源开采企业产值明显下降。制定了支持农村结构调整的政策,引导资金和项目向矿山关闭较多的地区转移。建立生态林补偿机制,5190名农民走上了养山就业的道路。对57家国有集体企业进行了改制,实现了京西旅游上市公司重组。调整石龙经济开发区定位,规范招商引资政策,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发区落户。实施商业服务业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传统商业服务业升级改造步伐明显加快。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引入市场机制,开发建设了一批景区景点,民俗旅游接待户由2003年的525户增加到723户。预计2006年接待游客2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47%和50%。

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制定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84项折子工程进展顺利。落实“221”行动计划,调整种养业结构。扩大特色林果业种植规模,恢复和培育了一批唯一性农产品,建成特色果品基地8.9万亩;黄芩、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业初具规模;养鸡业快速发展,肉鸡年出栏能力达到500万只。新建3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和25个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扶持发展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有效防止了禽流感等动植物疫病的发生。

认真编制村庄规划,抓好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完成76个村85万平方米街坊路建设,全区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油路。建成斋堂和潭柘寺镇集中供水设施,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73个村3.9万人饮水困难得到缓解。搬迁安置险村险户15个村1057户,樱桃沟等村旧村改造进展顺利。启动了“亮起来、暖起来、循环起来”三项工程。治理整顿国道两侧、景区周边和村镇环境,新改建农村公厕39座,6235户农民用上清洁卫生厕所,初步建立了区、镇、村三级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新模式,59个村荣获“北京市卫生村”称号,斋堂镇、潭柘寺镇和妙峰山镇被评为“北京市环境优美镇”。

扎实开展冯村、洪水口村等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稳步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免征了农业税。累计发放良种、农机具补贴和粮食、综合直补197.6万元。鼓励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编制了《门城新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12项控制性规划。三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20.7亿元,投资规模和建设总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完成莲花池西路门头沟段、新桥大街、水担路等14条30公里城市道路改造和综合管网建设工程,道路等级和路网密度明显提高。建成石门营110千伏变电站、垃圾填埋场等市政设施。中门寺路一期等一批重点工程正在抓紧实施,为加快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抓住北京筹办奥运的机遇,以“三区联创”为载体,新改建滨河公园、黑山公园等一批城市绿地,绿化总面积达到186万平方米,创建花园式单位66家,门城新城成为“园林式卫星城”。完成156项环境整治项目,治理了黑河沟等4条污水沟,拆除违法建设17万平方米,新改造公厕226座,建设垃圾楼4座,门城新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升到60%,130个单位和社区达到市级卫生标准,顺利通过北京市创建国家卫生区评估验收,群众对环境建设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和谐社会基础更加稳固。调整教育结构和布局,启动“名校建分校”和首都10所高校对口支援工程。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善贫困生就读保障机制,流动人口子女全部纳入公办学校就读。推进“三教统筹”,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计划,165名村民接受高等教育。加强公共卫生机制体制建设,完善应急救援和传染病防控网络。制定社区卫生服务三年行动计划,新改建5个农村卫生院、18个卫生服务站和128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社区医疗服务覆盖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0.2%。推广使用了特色果品开发、生态修复技术等69项科研成果。京西古幡乐和太平鼓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川底下村、灵水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完成戒台寺等文物抢险修缮工程,获得“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称号。为112个基层文化室配备设施,所有行政村接通有线电视。改造了区体育馆,新增全民健身设施90处。基本实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两个转变,被评为“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示范区”。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民族宗教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认真落实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折子工程。理顺街道办事处与专业管理部门的关系,调整社区规模,强化了街道统筹辖区公共事务的职能,顺利完成了第六届村(居)委员会换届选举。制定了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工作意见,被授予 “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区”称号。完成“四五”普法任务,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基层法律服务和社区矫正工作得到加强。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被评为“首都文明区”。潭柘寺镇、永定镇冯村、光荣院、邮政局跨入全国文明单位先进行列。广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强化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开展夏日文化广场、农民艺术节等大众文化活动。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累计放映电影1.4万场。北京国际百公里山地纵走大赛、全民健身表演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入开展。加强国防建设,开展双拥共建活动,连续四年荣获“北京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连续三次被评为“北京市双拥模范区”。

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成立区应急委员会,制定了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14个专项预案。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强了生产、交通等安全管理。依法查处超限超载和非法营运,清理整顿非法储煤场所,严厉打击私挖盗采行为。完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加大了食品市场监管力度。做好消防和森林防火工作,荣获“全国护林防火先进区”称号。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坚持区级领导信访接待和包案制度,健全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妥善解决了一批信访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坚决与“法轮功”邪教组织进行斗争,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三年累计投入1.9亿元,为民办实事153件,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累计开发置换社区就业岗位12553个,安置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925人次。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确保了2万余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商业服务和药品连锁店覆盖全区城乡。新建一批无障碍设施。改扩建清真寺。新建儿童福利园。建成8个新型住宅小区,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7平方米。

不断深化各项改革,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建立国有资产监管框架,完成国有控股企业清产核资,行政机关与所办企业全部脱钩。初步形成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相结合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48家预算单位和街道办事处实行“零余额”帐户管理。分离政府采购监管职能和执行职能,扩大政府采购规模。加大社区和村级公益事业专项补助力度,镇街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规范。认真落实《公务员法》,公务员教育管理得到加强。政府部门目标管理和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试点初显成效。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完成42项信息化建设任务。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行政审批事项由184项减少到72项。不断拓宽政务公开的领域和范围,在全区59家行政机关和窗口行业实行全程办事代理制,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便捷服务。

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市政府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各项整改措施。严格执行基本建设工程“十公开、十不准”制度,全面推行“阳光工程”,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强化对支农、教育等专项资金的审计与监督。制定重大项目稽察办法和政府投资规定,政府投资项目全部纳入代建管理。加大查处违纪案件和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的力度,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

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广泛听取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三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287件,政协委员提案336件,办复率均达到100%。

各位代表,过去三年,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是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也是驻区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奋战在全区各条战线上的广大人民群众,向给予区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驻区部队官兵和中央、市属单位的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门头沟区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生态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支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型替代产业尚未形成,增长方式亟待转变;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城乡管理的长效机制还不健全;结构性失业矛盾比较突出,就业压力较大;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还很艰巨;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工作质量有待改善和提高,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变。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2007年工作建议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我区处在经济结构调整期、城市建设加速期、新农村建设实施期和体制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加快落实新功能、培育新产业、建设新农村、打造新城市,努力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的奋斗目标。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努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各位代表,200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届首之年,是北京筹办奥运的关键之年,我们要紧抓机遇,围绕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城乡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奠定坚实基础。

2007年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8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8%;万元GDP能耗下降3%;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下届政府在2007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紧抓迎奥运机遇,大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

举全区之力,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北京市迎奥运环境建设的总要求,充分发挥“2008”环境建设指挥部的组织协调作用,全面落实迎奥运环境建设任务。依照城市景观规划和设计标准,改造新桥大街、双峪路等重点大街景观,清洗粉饰重点地区建筑物外立面,规范户外广告。绿化美化城乡环境,完成砂石坑、龙口水库、水担路二期等一批绿化工程。全力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区工作,大力拆除违法建设,升级改造有形市场,集中整治主要街区、老旧社区、小街小巷和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新改建公厕205座、垃圾楼5座,改造污水处理厂,努力实现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创建40个市级卫生社区和卫生村,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全面改善国道两侧、景区周边环境,拆除私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美化村庄街巷,以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乡面貌迎接奥运会的召开。

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认真落实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三年规划,编制生态修复总体规划。制定鼓励扶持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生态建设。继续对城镇周边、国道两侧、景区沿线范围内的废弃矿山、裸露山体等实施生态修复。完成京津风沙源、水土保持等生态治理工程89平方公里。按照“统一规划、综合治理、有序开发”的要求,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3条,土地整理1270亩。抓好永定河三家店至沿河城段水质改善工程,治理沿岸25个村水污染源。细化分解市政府第十三阶段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以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为重点,大力推进天然气入户工程,实施联片供暖规划,减少煤烟型污染,严格控制道路和施工扬尘,进一步改善大气质量。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规划一路等城市道路和综合管网建设工程。启动潭王路、清千路等山区道路建设。抓好增北路、黑山大街改造等续建工程。抓紧办理再生水厂、东山变电站等工程的前期手续。配合市有关部门做好西六环等市级重点工程建设。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完善代建办职能,强化部门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重点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问题。加大土地储备工作力度,确保城乡建设顺利进行。

(二)继续抓好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积极推进增长方式转变。研究符合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功能的产业政策。严格落实煤矿和非煤矿山关闭调整方案,推动资源开采型产业逐步退出。制定都市型工业发展规划和扶持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调整石龙经济开发区发展模式和经营方式,鼓励发展总部型、会展型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发展文化创意等新产业。抓好商业服务业迎奥运三年行动计划,升级改造商业服务业设施,提高零售、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水平,努力探索一条符合我区实际的创新型城市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旅游业。完善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发展旅游业协调机制和资金投入机制,制定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参与旅游开发经营。加快门城新城和斋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抓好道路交通、旅游标识、景区公厕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好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提高旅游信息咨询、接待等服务水平,逐步把旅游业培育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制定促进资源节约的政策。做好再生水使用和雨洪利用工作。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创建6个工业节水单位。实施门城部分平房地区水电一户一表改造。研究解决农村能源替代问题,推广太阳能、沼气、吊炕等新能源和节能新技术,让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规范相关制度和标准,实行量化考核,机关能耗下降8%。加强宣传教育,倡导节约型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

(三)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切实保障农民利益

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全面贯彻北京市山区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集、资源整合”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落实 “221”行动计划,以休闲旅游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重点,推动一产向二、三产延伸。扶持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实施生态观光园建设等一批农业结构调整项目,重点发展特色林果业、特色养殖业和绿色畜产品,鼓励发展种养联动的循环农业,培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积极发展餐饮、民居住宿、农产品销售等民俗特色项目,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和民俗旅游专业村、专业户,使更多的农民成为旅游从业人员。认真落实新型农民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本领。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抓紧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村庄体系规划。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搬迁安置险村险户275户。完成50个村40万平方米街坊路和供水、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实施安全饮用水工程,缓解28个村9000余人饮水困难。启动王平、妙峰山等镇集中供水工程。新改建农村公厕90座,户厕改造4000户。建设斋堂垃圾填埋场和一批垃圾消纳处理设施,全面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模式。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探索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深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落实农村水务管理新机制。组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管护队伍。完善动植物防疫体系,建立新型兽医管理体制。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四)全面加强社会管理,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认真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抓好基础教育。加强农村及基础薄弱校建设,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建设首师大附中永定分校和北京实验二小永定分校。改建2所幼儿园,缓解幼儿入园难问题。加大“三教统筹”力度,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启动区医院门诊综合楼工程,建设区疾控中心。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建立综合医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格局,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科技成果推广体系,鼓励科技创新。实施新能源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等科技示范工程,支持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新建奥运文化广场,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为各镇配备数字电影流动放映设备,逐步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制定古村落和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建立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做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更新42处全民健身设施,改造区体育场。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稳定低生育水平。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支持工青妇工作,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抓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政策扶持力度,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鼓励群众自主创业。落实北京市第二期“三年百万”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强化劳动保障工作站功能,开发置换社区就业岗位2500个,安置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500人次,将劳务派遣等促进就业政策向农村延伸。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鼓励和引导农民参保,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年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5%以上。建立健全专项救助制度,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支持慈善事业发展。

加大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力度。建立街道地区管理委员会和民主监督、评议委员会,健全社区居民协商议事制度,畅通收集反馈社情民意的渠道,依法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积极支持社区群众性自助和互助服务,开展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创建活动。深化村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依法搞好第七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教育,做好法律援助和社区矫正工作。办好惠及群众的实事。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启动廉租住房建设,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巩固和扩大首都文明区创建成果,为争创全国文明区打好基础。落实“人文奥运”行动计划。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 的社会风尚,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营造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加强国防建设,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区”。

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健全应急指挥体系,搭建应急指挥平台,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完善安全监管网络,规范重大危险源管理,做好生产、交通、消防、森林防火等安全工作,严厉打击非法开采行为,排除各类安全隐患,从源头上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全面贯彻《信访条例》,学习推广怀柔区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经验,发挥区、镇街社会矛盾调处中心和基层“连民心恳谈室”、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及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研究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强化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出租房屋管理和暂住证制度。实施“平安奥运”建设工程,创建“首都平安区”。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不懈地与“法轮功”邪教组织进行斗争,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五)深入推进各项改革,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强化国资委监管职能,规范国有资产运营公司经营行为。推进国有资产经营预算试点。继续采取调、改、剥、破等多种形式,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产权转让程序,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抓好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逐步扩大实施范围。加强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建立产权清晰、使用合理、处置规范、监督公正的管理新模式。

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使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完善部门预算定额标准,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扩大二级预算单位“零余额”帐户管理试点范围。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健全镇街财政管理体制。抓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度,理顺办事程序,强化后续监管。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库,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公示、后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深入研究投融资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开展政事分开、管办剥离的改革试点,推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研究城乡结合部交叉管理的薄弱环节,探索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公用设施管理和养护水平。配套推进镇机构改革,努力增强镇政府为“三农”服务的能力。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探索实现集中全程办事代理的途径和方式。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完善公开目录,健全公开制度。积极发展电子政务,推进网上审批。制定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化引进企业结构,做好后续服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对不合格产品实行强制退市。以生产和销售环节为重点,加大食品安全管理力度。整顿和规范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商业欺诈等违法行为,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树立政府良好形象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转变经济管理方式,不干预企业投资决策和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把政府的主要精力引导到为各类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加强对已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管,规范和简化审批程序。按照权责一致的要求,狠抓责任落实,重点解决责任意识淡漠、推诿扯皮等问题。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改进公共服务方式,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上学、看病、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问题,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廉政教育,不断增强政府工作人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健全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离任审计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完善监督机制,主动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努力将权力运行的每个部位、每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工程建设、土地出让、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等领域为重点,扎实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加大纠正部门、行业不正之风的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严格规范公务接待行为,禁止铺张浪费,勤俭办一切事业。

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区委、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确保政令畅通。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等制度,认真听取区政协及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广泛征集人民建议,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强化综合执法,提高执法水平,维护社会公正。大力推行行政问责制,把行政问责与行政监察、审计监督结合起来,有责必问,有错必究。不断完善绩效评估制度,科学确定政府绩效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导向和激励约束作用。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扩大政府部门目标管理和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试点范围。深入贯彻《公务员法》,强化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努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和效能政府,提高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新一届政府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区委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再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业绩,为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