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政府工作报告—2011年1月5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时间:2011-06-30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1月5日在北京市门头沟区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门头沟区区长王洪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及2010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区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指标和区人大十四届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一)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 十一五”期间,预计全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7.4亿元,年均增长13.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2400美元增长至2010年的 4450美元;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04亿元,年均增长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6.3亿元,年均增长32.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97.2亿元,年均增长13.3%。

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按照功能定位的要求,全面淘汰资源开采业,五年累计关闭煤矿66家、非煤矿山 82家,水泥厂、煤矸石砖厂基本关停,结束了地区上千年的小煤窑开采史。大力调整农业结构,逐步退出传统种养业,三次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30.95%,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分别削减8.8%和35.1%,顺利完成“十一五”时期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

新型产业培育加快推进。从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的实际出发,将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确立为主导产业,在全区上下形成共识。成功举办首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京浪音乐节、旅游山会等大型活动,五年累计接待游客179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3亿元,斋堂镇获得全国旅游名镇称号。石龙开发区实现转型,成为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产业基地和北京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实施北京旅游重组,昊华能源等4家公司实现上市。斋堂古村落古道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正式获批。在全市率先提出沟域经济发展思路,确立十八条重点沟域,引入中坤集团、京投银泰等大型企业参与开发,形成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示范沟域。

招商引资取得重大成效。借助日益突出的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全方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0年,组建区投资促进局,成功举办大型招商项目推介会,吸引中建股份等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入区投资,引进各类重大项目75个,协议金额达到2470亿元。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加快招商签约项目手续办理及落地,为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生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坚持不懈地打造生态环境优势,累计投入26.2亿元,完成京津风沙源、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490平方公里,修复治理废弃矿山及砂坑1.5万亩,被确定为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完成永定河及清水河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形成百公里生态走廊。启动中芬生态谷、中瑞生态谷等高端生态项目建设。环境优美镇、生态村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5.5%,林木绿化率达到56.6%,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截至2010年12月25日,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3.8%,位居首都西南地区第一,比2005年提高 12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西六环路、阜石路改造二期全线贯通,累计完成水担路、门支路二期、高沿路等31条城乡道路建设,新增道路总长244公里。再生水厂、粪便处理厂等一批市政设施投入使用。黑山、石门营集中供热中心投入运行,拆除燃煤锅炉33座。市属重点工程加快推进,S1磁悬浮轻轨线即将开工,长安街西延规划获得批复,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开工建设。2010年,全区在施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303项,开复工总面积突破600万平方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土地收储力度不断加大,实施总投资378亿元、1.16万亩的土地收储项目,4个地块实现上市交易,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加大拆迁力度,成立了城乡建设拆迁办公室,五年累计完成拆迁196万平方米、16780户,其中2010年完成121万平方米、 13127户,尤其是2010年底,集中开展了S1线建设及棚改黑山地块所涉及的8903户拆迁工作,规模大、时间紧、难度高,在我区尚属首次。为全力做好拆迁工作,全区上下总体动员、凝聚力量,广大群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S1线签约率达到99.1%,黑山地块签约率达到 97.6%,为重大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门城新城面貌日新月异。编制完成新城总体规划。以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契机,全面提升环境建设水平,获得国家卫生区称号。实现城乡垃圾集中处理,垃圾分类收集试点成效明显。实施西六环周边环境整治及城市夜景亮丽工程,完成主要大街路灯、候车亭改造及步道更新,拔除影响景观的电线杆。运用经营城市理念,有效筹集城市建设资金,投资10亿元,打造“一湖十园、五水联动”景观体系,门城湖实现蓄水,新建改建福鼎公园等15个公园,完成中门寺沟及黑河沟下游治理工程,城市景观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7.15平方米,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生态园林城市初见雏形。

(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山区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十一五”期间,顺利实现村村通油路、通光缆、通有线、通公交目标。编制完成全区村庄体系规划。实现五项基础设施和“三起来”工程全覆盖,率先完成总量200万平方米的街坊路建设任务。山区集中供水工程投入使用,解决101个村、近5万人的饮水困难。累计改造户厕2.7万个。搬迁险村险户845户2187人。斋堂镇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加快推进,潭柘寺镇总体规划获得批复,村民安置房开工建设,重点镇在山区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断加强。

都市型现代农业效益全面提升。落实新农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煤窝沟等一批结构调整项目成效明显。108、109国道观光休闲走廊初步形成,累计发展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63个、市级农业观光园区6个,推进唯一性农产品原产地品牌认证,观光农业、绿色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实施新型农民培养三年计划,共计培训农民2万人次,农民就业增收能力不断提高。

农村重点改革逐步深化。全面实施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在62个村实施社区股份制改造。加强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在所有镇建立“三个中心”。林权制度改革完成任务总量的90%。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18个。对200名村级干部进行任期及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落实生态林管护、农村管水、乡村公路养护机制,新增农村公共服务就业岗位6858个,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四)民生状况持续改善

2010年,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93元,分别比“十五”期末净增9207元和4837元。五年累计办理269件实事,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重大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实施了全区最大的民生工程即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石门营、石泉砖厂地块116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加速推进,其中35万平方米主体完工,中门寺、黑山地块安置房建设全面启动,安置区域配套设施同步推进。启动京煤集团所属的工矿棚户区改造工程。永定小园及曹各庄农民安置房全面开工,冯村两限房进展顺利,444户困难户入住廉租房。累计完成城区住宅节能改造38万平方米,对1230户农村困难家庭住房进行翻建维修。累计新增天然气用户 2.03万户。完成门城地区全部平房一户一表改造。全力解决煤矿关闭后山区群众的生活能源问题,累计投资近3亿元,完成农民房节能改造2.2万户,建成太阳能公共浴室47处,在深山区3个镇85个村开展送气下乡工程,建成覆盖7个镇的型煤加工厂及销售配送网点,向6.1万名农民供应平价清洁型煤,有效巩固了山区结构调整成果。

就业及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累计安排1.9亿元用于就业工作,多措并举改善就业环境,27636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开发置换社区就业岗位19113个,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201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7%。将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及学生儿童纳入医疗保障体系,公费医疗实现与基本医疗保险并轨。“无拖欠工资”机制得到有效落实。2010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 9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5%。累计支出低保金2.7亿元,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借助社会力量,向650户低保家庭捐赠液晶电视,结束了我区困难户看不上电视的历史。落实居家养老助残“九养”政策和老年人优待办法。大力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低收入农户累计减少4290户,占总户数的65.6%。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成立公共工程服务中心,投资15亿元,实施34项社会事业工程建设。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累计撤并村级小学15所,完成25所学校抗震加固改造,实施中小学校规范化建设工程,引进首师大附中等3所市级名校,教师待遇进一步提高,被评为学习型城市先进区。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区医院急诊综合楼主体完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开展公立医院改革,引进凤凰医院管理公司与区医院全面合作。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活动中心及文化活动室覆盖全区镇街、村居,完成2.6万户数字高清电视推广工作。爨底下、灵水、琉璃渠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获得“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称号。

(五)社会保持安定和谐

社会服务管理不断加强。完善社会建设工作机构,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招录社区工作者189名,累计创建和谐社区53个、达标社区28个。广泛开展“迎讲树”活动和“六大文明引导行动”,地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被评为首都文明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展开。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援藏、援疆、援蒙工作扎实开展。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和双拥共建工作不断加强,连续十年被评为全市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区”称号。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圆满完成两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建立15个残疾人温馨家园,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妇女儿童、民族宗教、老龄等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围绕“平安奥运”、“平安国庆”目标,全面加强生产、消防、食品、交通等安全工作,深入开展打击非法盗采专项行动,荣获“全国护林防火先进区”称号。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区应急指挥中心投入使用,组建应急救援大队,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高。扎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防控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确保了社会安全稳定。

(六)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行政效能不断提高。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成效明显,全程办事代理及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推进。设立重大项目绿色审批通道,全面推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实践活动及“创先争优”活动,创新工作机制,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干劲,破解了招商引资项目手续办理难、土地收储资本金、棚户区改造贷款资本金、军缆和高压线迁改、整栋住宅楼拆迁及沟域建设用地不足等一系列难题,行政效能大幅提升。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权力公开透明运行。

各项管理改革不断深化。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监管,完成区对镇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清理整顿“小金库”。推进投融资机制改革,引入BT、TOT模式解决城市建设资金和基础设施运营问题。积极推进国有资产改革,启动城子大街国有资源整合升级改造项目。累计完成64 家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任务,投入1.8亿元,解决2635名职工的分流安置问题,确保国有企业改革积极稳妥推进。

依法行政全面推进。认真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自觉接受监督。支持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积极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439件,政协委员提案616件,办复率达到100%。坚持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制度,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人民建议征集等制度。积极做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五五”普法任务圆满完成。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是全区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基础不断夯实的五年;是城乡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五年;是社会和谐进一步巩固,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也凝聚了全区人民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谨代表区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我们支持与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关心、支持和参与门头沟区建设的驻区单位、驻区部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不足,产业转型面临较大困难,培育新的替代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招商引资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大;二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足,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弱势群体较多,部分群众的生活还比较困难,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三是在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等方面还需要下更大气力,依法行政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上述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十二五”规划纲要的说明

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制定一个科学的五年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提交本次人代会审议的《规划纲要》(草案),是根据《中共门头沟区委关于门头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经过一年的调研和酝酿讨论形成的。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成立了以区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编制领导小组,聘请了有关方面专家参与规划编制。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就有关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认真吸取了专家、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干部和各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了提交大会审议的《规划纲要》(草案)。

《纲要》(草案)简要回顾了我区“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显著成绩,分析了未来五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区域功能定位,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确立了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是指导“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下面,我就《纲要》(草案)重点说明三个问题:

(一)关于“十二五”时期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

《纲要》(草案)确定了“十二五”时期全区发展的总体思路,即坚持科学发展,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着力点,以保障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瞄准世界城市建设目标,按照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和西部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要求,充分发挥生态环境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地理区位独特的三大优势,加快建设新城区,规划发展浅山区,保护涵养深山区,形成“三区”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按照“一带两线三点”的空间发展布局,以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重点,全力打造集休闲旅游胜地、高端商务新区、山水宜居新城、首都生态屏障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新区。

《纲要》(草案)提出要强化生态涵养发展区和首都西部综合服务中心两大功能定位,这是对区域功能定位的进一步深化,旨在加强生态涵养的同时,向首都提供高端综合服务,与首都其他区域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促进生态涵养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此外,《纲要》(草案)在统筹三区发展的基础上,把空间布局调整为“一带两线三点”,有利于充分发挥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使区域发展特色更加突出,发展脉络更加清晰。

《纲要》(草案)确定了“十二五”时期的指导原则,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主线,正确处理发展速度与结构调整的关系、经济快速发展与社会矛盾多发期的关系,统筹考虑人口规模、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和土地集约发展等约束性要求,促进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重点提出坚持生态优先、高端发展、特色引领。这“三个坚持”既是对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在全区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功能定位的具体体现。

《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到2015年,经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奋斗,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达到新水平,创建国家生态区各项指标基本实现,首都西部综合服务中心功能明显提升。《纲要》(草案)围绕发展方式显著改变、生态环境显著优化、城市功能显著提升、社会事业显著进步、生活品质显著改善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指标。就主要指标,我着重作三点说明。

一是《纲要》(草案)提出“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000美元以上,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0%,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5%”。这几项指标既考虑了与北京市规划相衔接,又考虑了门头沟区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今后一段时期,门头沟区发展既面临很多重要战略机遇,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综合考虑,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留有余地,经反复研究论证后确定了这几项指标。二是《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各项指标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区标准。这既符合我区的功能定位,也符合区委十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十二五”时期需要继续坚持生态优先,提升生态环境优势。三是《纲要》(草案)更加突出了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的任务和要求,充分体现了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决策部署和地区群众的迫切需求。

(二)关于“十二五”时期的主要任务

《纲要》(草案)第三部分对未来五年的主要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十二五”时期,全区要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生态、高端、特色发展方向,培育发展新兴替代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主导、多点支撑的绿色生态产业体系。

二是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按照“绿色北京”行动计划要求,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生态区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到2015年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区考核标准。

三是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门头沟新城建设,以新城为中心,以斋堂、潭柘寺、军庄镇和王平镇为重点,构建梯次合理、层次分明、相互支撑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到2015年门头沟新城基本建成特色鲜明的现代化生态城市,区域城镇化水平达到80%。

四是加快建设城乡基础设施。积极推进路、水、电、气、热等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到2015年全区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

五是巩固扩大招商引资成果。树立“大招商引大项目,大项目促大发展”的理念,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做到合理引进、扎实落地、规模发展。

六是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责,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构建供求总体平衡、结构基本合理、发展相对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七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市场体系,探索农村各项改革,重点推进关系民生的社会领域改革和制度创新,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保障。

八是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城乡居民安居乐业。强化城乡社区建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关于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完成,《纲要》(草案)第四部分从政策创新、人才支撑、资金支持、项目带动、规划执行五方面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要推动政策创新,用足用好各项政策;要强化人才支撑,充分发挥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统筹运用好财政资金、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要坚持项目带动,通过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推动规划落实。要抓好规划执行,建立规划实施的责任体系、监督考评机制,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欢迎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在规划实施过程中给予大力支持,并监督各项规划任务的全面落实。

三、2011年主要工作任务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确保“十二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门头沟区正处于关键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北京市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实施意见的出台,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S1线、长安街西延等重大工程的加快实施,使地区发展优势更加凸显。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逐步落地,也使地区可持续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日趋复杂,使我们的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从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紧抓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全面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精品区、低碳环保的生态区、舒适和谐的宜居区,推动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和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打造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为目标,加快培育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加快采空棚户区改造步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城乡环境面貌实现新的突破;加快推进民生工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实现新的突破,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1%;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指标。

围绕上述目标,今年要着重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加大新型产业培育力度,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

深化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完善永定河生态走廊产业发展规划,做好门城生态商务区、永定滨水商务区等沿岸四个产业功能区的规划,加快解决新城南部地区高压线迁改问题,留足产业发展用地。高质量编制长安街西延和S1线周边控制性规划,突出地区人文特色,合理安排产业项目,促进旅游、会议、休闲度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高端产业品牌。

推动旅游文化产业高端化。加强对旅游业的统筹管理,成立区旅游事业发展管理委员会,设立旅游业投资基金,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创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建设北京市旅游重点发展区为抓手,打造十大旅游品牌,开发十条精品旅游线路,抓好十个旅游特色景区建设。继续办好旅游山会、京浪音乐节等品牌活动,提升地区形象和知名度。充分发挥北京旅游的龙头带动作用,全面实施潭柘寺、戒台寺、妙峰山景区修复升级,推动龙泉宾馆、百花宾馆提升改造。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在108、109国道沿线建设16个旅游港湾,新改造一批景区公厕及旅游标识。鼓励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完善16个市级民俗旅游村服务设施。加快推进妙峰云鼎国际度假村、国际健康城等一批旅游文化休闲产业项目。调整完善区文化创意产业组织管理机构,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心,创新扶持政策,大力弘扬永定河六大文化,发挥斋堂古村落古道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的引领作用,推进一批文化创意项目建设,提升文化产业的效益。

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成效。强化投资促进局职能,制定促进重点领域社会投资的政策措施,调动全区上下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对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注重吸引科技含量高、符合功能定位的项目。加快推动签约项目落地,落实责任体系,抓紧办理相关手续,确保黄金交易中心等一批重点招商项目尽快开工。强化与中建股份的合作,加快推进永定地区城市综合改造等合作项目。创新融资方式,加快实施30个BT项目,抓好资金平衡和工程进度,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推动石龙开发区升级改造。继续推进石龙开发区转型,创新开发区建设和管理体制,鼓励发展高端产业,建设总部经济孵化基地。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通过产权交换等手段盘活闲置资产,大力发展物联网、科技服务及文化创意产业。加快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五期征地等重大项目,实施开发区主要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和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提升发展环境。积极扶持发展上市公司,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全面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逐步打造现代化生态新城

按期推进棚户区改造任务。按照三年完成的时限要求,全面加快采空棚户区改造步伐,完成年度投资29.8亿元。加快石门营、石泉砖厂地块安置房建设步伐,开工建设黑山、中门寺安置房地块,力争实现“五一”前后竣工35万平方米、全年竣工95万平方米、总体开复工200万平方米的目标。统筹做好安置地块内路网基础设施及教育、卫生、社区服务、商业等配套公建及配套设施建设。制定安置房入住方案,做好10000户的安置入住对接工作。编制完成采空棚户区改造规划,加快推进腾退区域开发进度,尽快回笼资金、筹划还贷。协调京煤集团抓紧办理工矿棚户区改造前期手续,力争再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区棚户区改造总体任务。

全力推进现代化新城建设。完成新城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国际招标,高标准规划建设S1线两个主要站点、永定河跨河大桥及长安街西延线标志性建筑,打造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滨水山城。加快永定曹各庄、小园安置房建设,开工建设何各庄地块。积极推动黑山危房改造、小白楼二期、河滩小商品市场改造等项目,对主要大街两侧老旧住宅实施有计划的改造,推动新城面貌尽快改善。继续做好拆迁安置工作,完成采空棚户区及旧城改造涉及的8000户、48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加大土地储备和供应力度,实施S1线区域组团、永定“3751”地块等17个地块一级开发,启动地块内的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2011年,计划安排重点工程73项,其中完工34项、开工建设39项。加快建设一批路、水、电、气、热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启动109 国道改造项目,完成增北路、黑山大街改造等9项城市道路建设项目,开工建设门支路三期、锅炉厂南路西延等工程,实施108国道二期、鲁坨路等山区道路建设工程。推进石门营、小园两个大型客运枢纽建设。开工建设城子水厂改扩建、城子集中供热厂及中门寺110KV变电站等项目。全力配合市有关部门加快一批市属重大项目建设,完成S1线、长安街西延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积极支持配合首钢生物质能源、八宝山火化场迁移、陕京三线输气管线、阜石路大容量快速公交系统等项目,确保市级重点工程顺利推进。

(三)打造“生态京西”品牌,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加快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以迎接建党90周年及承办北京市第七届农运会为契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完成门城湖绿化及门城滨水公园工程,加快建设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新改建5个公园,使城区公园总数达到20个。完成黑河沟治理工程,开工治理冯村沟。高水平建设莲石路两侧绿化带及永定河滨河大道,新建一批城市雕塑。开展“精细管理、美化市容”活动,完成10公里架空线入地任务,继续清除废弃电线杆,实施剩余锅炉拆除和供热管线入地工作。实施城市夜景亮丽提升工程,完成京浪岛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广告牌匾治理,升级改造主要大街公共服务设施,规范邮箱、电话亭等城市部件。改善街巷胡同、城乡结合部地区环境,在55个小区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坚决制止和拆除违法建设,抓好与石景山区交界地带环境整治及绿化工作。加大经营城市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环境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建设市政管理信息平台,成立河湖管理中心,完善公园管理中心职能,建立“一湖十园五水”维护管理长效机制,以靓丽、整洁、优美的环境迎接建党90周年和北京市第七届农民运动会的举行。

提升生态建设质量。按照生态建设走在全市前列的目标,坚持不懈地推进国家生态区创建工作,缩小6项未达指标差距,加快环保模范城市、环境优美镇及生态村创建步伐。实施京津风沙源、二道绿隔等生态治理工程1.2万亩,治理小流域90平方公里。完成龙泉镇煤矸石山植被恢复和景观建设工程。抓好首都绿色村庄、花园式社区和花园式单位创建工作。落实市政府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强化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测管理,实施大峪化工厂及门城范围内剩余3家煤矸石砖厂的关停退出。完善污水处理配套管网,确保区再生水厂、门城污水处理厂及镇级污水处理站稳定达标运行,提高污水处理率。以规模化养殖为重点,加强农业污染综合治理,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污染物减排任务。大力倡导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广泛开展全民节约活动。

(四)加大统筹力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以沟域经济引领山区产业发展。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沟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山区工作会议精神,成立专门机构,统筹推进沟域经济发展,研究制定废弃矿山土地利用、旧村改造等政策,突破建设用地瓶颈,解决好农民就业安置和利益保障问题。吸引社会资本向沟域聚集,确保每条沟域都有一个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参与开发。扶持清水达摩沟、斋堂爨柏沟、雁翅南石洋沟以及妙峰山中芬生态谷、潭柘寺等一批重点沟域发展,推进中瑞生态谷等14个重点项目落地,建成一批具有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的沟域,使沟域经济成为山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升级改造国道两侧观光园区,培育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0个、国家级农产品特供基地3个,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加快山区城镇化步伐。完善“一镇一企”合作机制,促进大型企业和山区优势资源有效对接,推动镇域整体发展。完善镇中心区路网、污水处理、集中供暖等基础设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斋堂镇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加快土地一级开发和安置房建设步伐,全力建设旅游集散特色镇。加快潭柘寺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与京投银泰的全面合作及镇域整体开发,建设村民回迁安置房20万平米,打造国际旅游休闲名镇。编制完成军庄镇总体规划,加强与五矿集团的合作,推进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设。通过城镇化拓展农村发展空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实施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在 122个村推行社区股份制改造。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三个中心”运行管理机制,提升改造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设立村镇银行。整合农村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农村公共设施服务管理体系,提高农村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开展农村新型社区试点建设,推动城市服务管理向农村延伸。

(五)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使广大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积极实施惠民工程。投资近1亿元,办好直接关系群众生活方面的40件重要实事。完成天然气入户改造2120户,实施20万平米城镇住房节能改造,对主要大街 19处建筑进行平改坡和外立面改造。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加快冯村两限房建设步伐。推进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和“三起来”工程,研究有计划地实施深山区农民集中搬迁。完善型煤加工厂建设及销售网点运营管理,新建太阳能浴室37个,使送气下乡范围扩大到妙峰山、王平镇、大台地区,确保山区能源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努力稳定和扩大就业。贯彻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鼓励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促进工作。落实“零就业”家庭长效帮扶机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5800名城乡劳动力就业,开发置换社区就业岗位3000个。实施新型农民培养计划,培养新型农民带头人1000名,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推进农民转岗就业。加大农村低收入户帮扶力度,确保低收入户数减少10%。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对“一老一小”、劳动年龄内无业人员实行统一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办法。扩大“社会保障卡”覆盖范围,做好公费医疗与基本医疗保险并轨运行工作。建立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统筹社会保障政策,提高社会救助规范化、动态化管理水平。加大对拖欠工资问题执法检查力度,确保实现“无拖欠工资 ”的目标。建设公益性墓地,为低收入群众提供公益性安葬服务。完成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建设,开工建设老年社会福利中心、社保服务中心、民生服务中心,夯实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

(六)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面完成校园安全和抗震加固工程,加快少年宫、三家店铁路中学、军庄小学建设,推进石泉小学等棚户区改造配套学校新建工程。深化名校办分校工程,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山区倾斜。以申报市级素质教育基地为重点,促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落实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棚户区4所幼儿园新建工程,缓解入园难问题。

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深入推进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新建区医院门诊楼,推进与凤凰医院管理公司的合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科学的管理、运行、投入补偿、监督机制。加快妇幼保健院建设,推进永定卫生服务中心、龙泉医院、中医院改扩建工程,实施斋堂医院综合升级改造,不断满足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

加快发展文化科技体育事业。注重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在生态建设、山区能源、特色农业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制定吸引人才、服务人才、使用和管理人才的政策,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影剧院、体育馆建设,推动信息资源下乡。加强对古村落、古民居以及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完成峰口庵关城等5处文物抢修任务。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打造以永定河文化节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品牌。全面做好北京市第七届农运会筹备工作。办好第二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打造高水平的国际性精品赛事活动。

创新社会服务和管理。完善城市化进程加速中的社会建设管理模式,重点抓好拆迁区域和安置地区的社会管理,研究调整新城地区行政区划和社区居委会设置。探索组建社会工作事务所,推进 28个规范化社区试点建设。充分利用好第六次人口普查成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全员人口信息库。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工作,加强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和法律服务。强化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加大双拥和优抚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区“两连冠”。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重点推进四大精神文明创建工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良好的社会风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方针政策。关心支持老龄、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力维护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平安门头沟”建设,全面抓好生产、建筑、消防、交通等安全工作,切实抓好重大隐患治理,加强药品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坚决打击私挖盗采行为。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利用公园、广场新建一批应急避难场所。开展108、109国道地质灾害排查除险。加强信访工作,建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提高做好群众工作、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全面推进城乡结合部村庄社区化管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安全稳定。

(七)坚持改革和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统筹协调财政各项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管理,确保财政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开展科级干部交流管理试点工作,制定编制外用工规范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城子大街国有资源整合升级改造,完成新港水泥公司资产重组及4家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加大对中小企业在信贷融资、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努力坚持依法行政。坚决执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主动加强与政协的联系,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环境。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等制度,不断提高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工作的意见,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在基本公益服务提供上的主导作用。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加强和改进“一站式”服务。实施一批信息化建设重点工程,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结合“ 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改进政府工作作风,动员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解放思想,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完善奖惩考核机制,强化行政问责,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

切实加强廉政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领域监管机制,以政府采购、招投标、企业改制重组、棚户区改造和征地拆迁等领域为重点,加强监察审计,堵塞漏洞,保证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坚持勤俭节约,严格压缩行政成本,倡导节俭办一切事业。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门头沟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千载难逢,挑战前所未有,前景无限美好,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和政协的大力支持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全力推进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为胜利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推动地区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